Gmail试用报告

date: 2004-06-24 10:20:00
我是上周四注册的Gmail帐号,原以为在Google正式开放Gmail申请之前可以抢到一个好名字,但我试了好几个名字组合都已经被注册了。虽然由于Gmail没有正式开放,中文拼音的名字资源应该还比较多,但如果想要一个好一些的邮箱名字还是尽早下手的好。
进入Gmail之后会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Email信箱的环境。Gmail没有象传统邮箱那样的按照收件人、发件人、主题、日期、邮件大小来排列邮件,而是引入了“对话”的概念。一组“对话”是指同一主题下的所有邮件,这样关于同一主题的邮件会被存放在一起,这实际上更符合人们处理事务的传统习惯。对于刚接触Gmail的人来说,可能有些不太习惯,但如果你用过Outlook 2003的话就会好很多。
Gmail不仅空间大,有1GB的容量,而且速度相当快。打开同样的邮件,Gmail比Yahoo!邮箱快很多。就像Google的搜索一样,简直快得令人难以置信。这可能主要是因为Google没有页面广告的关系。而其它的免费邮箱大量时间都化在下载页面广告上了。 另外,在Gmail发出的邮件里也没有附加广告,这又是和其它免费邮箱的区别之一。
Gmail带有“Address Auto-complete”功能,这和在Outlook中是一样,你只需敲入Email地址的前几个字母,就会有提示完整Email地址的浮动窗口出现,一般免费邮箱都不具备这个功能。新的Yahoo!邮箱虽然也可以做到,但要另外下载一个客户端软件,比起Gmail就差一点了。
Gmail引入了加星号(Starred)的概念,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。比如有的邮件在读完以后要过一段时间处理,可是如果每天有很多邮件的话,很快就会忘记,加个星号就有个提醒。这在Outlook里有(Flag),但免费邮箱一般都没有。
Gmail放弃了传统的文件夹的概念,代之以标签功能。这也是Gmail的革命性进步之一。很多邮件有多重属性,比如一封来自“客户A市场部”的邮件,按照文件夹的概念,要么属于“客户A”,要么属于“市场部”。而使用标签的话,它可以具有双重标签,对于大量资料的归档来说要方便很多。
Gmail的屏幕界面虽然简单,但很实用,尤其是颜色的标识方面显示出相当的人性化水平。例如,Gmail在收件箱里不仅显示对话参与人(收、发件人)、主题、时间等,而且还用灰色显示邮件正文的第一句话,类似Outlook的预览功能,但页面并不因此显得累赘。Gmail隐藏了一切重复和不必要的信息,例如大部分人并不关心的邮件头里的信息(如所有收件人的名单,发信时间等),但提供了一种折叠菜单的方式使用户可以选择性的打开这些信息。而所有这些都在客户端完成,并不占用网络时间,所以速度非常快。
Gmail的搜索功能就不用多说了,毕竟Google是搜索的祖宗了。
当然,Gmail作为新生事物,自然有许多不足之处,最大的不便就是地址簿不能导入导出,而且存储的信息量有限。目前Gmail对中文的支持也很有限。另外,不支持POP3也是一个问题,但现在在中国之外,已经很少有支持POP3的免费邮箱了。
据说包括Gmail在内的国际免费邮箱在国内表现都不很稳定,而且速度很慢,使得很多人更倾向于使用中国的免费邮箱,包括雅虎中国(yahoo.com.cn)。这实际上是由于中国对所有国际进出IP包实行过滤引起的,并非服务商的原因。根据中国法律,服务商不仅有权,而且有义务检查邮箱(不仅是免费邮箱)中的邮件,发现xxxx(此处删去xxx字)邮件还需要报告。有些免费邮箱经常丢失来自海外的正常邮件,其实也是过滤失误引起。从这个角度讲,由Gmail引出的所谓“隐私权”争议,其实真的不值一提了。
如果比较Hotmail、Yahoo、Gmail的综合性能,我还是认为Yahoo!是最好的邮件服务商,其邮件服务、速度、容量、集成的地址簿、日历、记事本、Messenger等极大地提升了免费邮件的价值。就目前而言,Hotmail凭借Windows XP内置MSN messenger的优势,其老大的地位无人可以动摇,但位居第二的Yahoo已经能感到Gmail的威胁,这也是Yahoo急于提升邮箱容量的原因。但我相信Gmail一定会后来居上,在很短的时间内,给免费邮箱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。
- Title: Gmail试用报告
- Author: Micheal Chen
- Created at : 2004-06-24 10:20:00
- Updated at : 2025-03-23 01:29:59
- Link: https://www.xhis.com/hexo/2004/06/24/notes/Gmail试用报告/
- License: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.